玄甲军 见到窦建德见状后

时间:2024-01-15作者:CuMiEqilll11分类:历史浏览:29评论:0

公元617年,隋炀帝在第三次征讨高句丽的战争中失利,大量隋军主力被消耗在辽东战场,而长时间的征讨高句丽战事,耗尽了大隋帝国的国力,国内遂爆发了大规模的反隋起义。

一些隋朝的地方实力派也趁机做大,大隋帝国陷入土崩瓦解之中。

公元618年,隋朝太原留守李渊趁天下大乱之机在自己的大本营太原起事,李渊刚起事时,手里可谓是拿着一手王炸,众所周知,不管干什么事业,最重要的就是人才,特别是信得过的人才,但李渊似乎得到了上天眷顾,一出场就自带光环,李渊有三个儿子,分别是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那都是文武双全的优质人才,特别是上阵父子兵,在创业初期,没有什么比血缘关系靠谱。

凭着自己团队的优势,李渊迅速占领隋朝的都城长安,夺取关中基地,有了问鼎天下的基础,之后在长安称帝,建立大唐帝国,中国历史上最光芒万丈的大唐时代开启。

但此时的大唐只是天下众多割据势力的一股,彼时,农民出身的起义军领袖窦建德占据河北、原隋朝军阀王世充占据中原,原隋朝贵族李密占据山东、原隋朝将领宇文化及占据扬州的江淮地区,而广大的江南地区则在萧宪的控制下主。

为了统一天下,李渊加快大唐武装力量的建设,因为李渊长期与突厥作战,深知骑兵的重要性,于是在建国伊始,国库不充裕的情况下,依然尽最大可能组建了一支3500人的重甲骑兵部队,因为这些骑兵都身着玄甲(黑色盔甲),遂称之为玄甲军。

此外李渊还让自己的次子李世民为玄甲军的统帅,全权指挥这支大唐最精锐的突击部队,在李世民的调教下,玄甲军即将迎来自己的巅峰时刻。

大唐立国后,关东(潼关以东)局势也发生了剧烈的变化,李密集团和宇文化及集团被王世充集团和窦建德集团攻灭,关东地区只剩下王世充和窦建德互相对峙,大唐与他们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唐军也曾几次出征关东,但都收效不大,长此以往,三足鼎立的局面将彻底固定,这是大唐不愿看到的局面。

为了毕其功于一役,武德三年(公元620年)七月,在大唐立国后的第三年,李渊以李世民为统帅,率领10余万精锐唐军杀出潼关,开始了统一天下的征程。

唐军一出关,沿途的王世充军队纷纷归降,唐军隋顺利推进到王世充的大本营洛阳城下。

洛阳是曾经隋朝的东都,城市规模不亚于长安,城防工事完备、城内有大量的粮草物资、城墙高大坚固,唐军一时间只得望城兴叹。

于是改变战术,以围困代替攻城。

就在唐军围困洛阳的时候,王世充派遣使者到河北寻求窦建德的帮助,窦建德本着唇亡齿寒的觉悟,更重要的是也想掺一掺中原这蹚浑水,于是答应了王世充的请求,亲率10万大军往洛阳城下的唐军袭来。

消息传到唐军军中,李世民迅速召集众将商议对策,众将都建议暂时班师回关中,避开窦建德的锋芒,以待今后再做图谋。

但李世民认为,此时洛阳已经是精疲力尽,一旦放弃太过可惜,他力排众议,决定在洛阳地区与窦建德和王世充两大集团决战。

而最关键的就是要阻挡窦建德与王世充汇合,李世民查看地图后,决定在虎牢关阻击窦建德大军,他将唐军主力留在洛阳城下继续围困王世充,自己亲率3500名玄甲军将士,到虎牢关阻击窦建德的10万大军。

李世民在窦建德之前抢先占据虎牢关,待窦建德抵达关前,李世民决定主动攻击,打击窦建德的士气。

窦建德大军被玄甲军的突袭打蒙了,阵型大乱,李世民瞅准时机,直奔窦建德中军,生擒窦建德,窦建德10万大军见主帅被擒,瞬间崩溃,玄甲军趁势进击,大破之。

李世民将窦建德用囚车押到洛阳城下,城头上的王世充,最后的抵抗意志也崩溃了,遂开门投降。

虎牢关之战,李世民用自己高超的指挥艺术,一战灭2国,结束了天下纷乱的局面,而此战中居首功的无疑便是那支彪悍的玄甲军。

《资治通鉴》记载:"秦王世民选精锐千馀骑,皆皂衣玄甲,分为左右队,使秦叔宝、程知节、尉迟敬德、翟长孙分将之。

每战,世民亲被玄甲帅之为前锋,乘机进击,所向无不摧破,敌人畏之。

虎牢关之战后,大唐统一了天下,玄甲军也一战而红,成为声动天下劲旅。

玄武门之变中,以玄甲军为主体的800秦王府(李世民)卫士,力挫东宫(太子李建成)和齐王府(齐王李元吉)的3000精锐长林兵,为李世民登基立下汗马功劳。

李世民即位后,鉴于玄甲军恐怖的战斗力,对其进行了拆分。

一部分成为皇宫近卫部队"百骑",长期驻扎在皇宫附近只在内部实行轮换而不离开京城,只接受李世民的指挥。

另一部分,则划归兵部,在大唐攻灭宿敌东突厥战役中,唐军名将亲率3000骑兵(其中主力便是那支玄甲军),长途奔袭,翻越阴山,生擒东突厥单于颉利可汗,一战灭亡东突厥,让大唐的声望响彻环宇,其中玄甲军又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

诚可谓,赳赳武夫,国之干城。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