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山行旅 其次是笔墨的酣畅厚重

时间:2023-12-04作者:CuMiEqilll11分类:名人浏览:29评论:0

范宽的《溪山行旅图》为台北故宫字画镇馆之宝的首位,还被董其昌评为“宋画第一”。

其山之气势,使人惊叹。

北宋范宽(约950-1031间)

据画史记载,范宽又名中正,字中立,华原(今陕西铜川耀州区)人。

约生于五代后汉乾祐年间,工山水。

早年师从荆浩、李成,后感悟“与其师人,不若师诸造化”,遂移居终南太华山中,长期观摩写生,终成一代大师。

范宽,传说是一位非常磊落而又不羁的人,喜欢逗留山林,“经旬不归”。

因为这些作为,人们改了他的原名范中立给他了个绰号叫“宽”--在陕西一带,人们唤那些落拓邋遢的人,都是“宽”。

范先生倒也“从善如流”,从此便以宽自名。

范宽因长年观察自然而独创一家面貌,山水画创作中的两个重要的技法雨点皴与积墨法便是由他创造出来的。

雨点皴也叫豆瓣披,画家们常用这种技法来表现山石的厚重质感。

积墨法即层层加墨,甚至上了颜色后还可再皴、再勾,这种技法使画面更有立体感和质感。

北宋范宽《溪山行旅图》

立轴 绢本 浅设色 206.3*103.3/全卷103.3*238.5厘米

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馆

本幅构图简洁,近景为下方中央的巨石,中景则是驴队所在,远景是一耸立主山。

其山腰下藉云雾留白,凸显空间远隔之效。

全幅以方折钩勒轮廓,再藉短笔皴画土石质感。

庞大山体与画中行旅驴队相映,展现出慑人的雄壮气势。

画中山水并非模仿真实空间为目标,而是巧妙地在近、中、远三段式的基本构图中,藉推远主山、拉近中景、突显近景渺小行旅与主山巍峨崇高的对比等手法,创造了一种如临其境的壮硕山水之趣。

北宋范宽《溪山行旅图》局部图

北宋范宽《溪山行旅图》局部图

单从构图方面说,此画应属平易之境,但它却产生了非凡的力量,究其原因一是造型的峻巍。

扑面而来的悬崖峭壁占了整个画面的三分之二。

山和下面的树和路七三分,按照黄金比例的划分,山没有把上面整个画面占满,而是空出了两个部分使画面有一种透气的感觉,让画面有一种深远感,把山高耸的气势表现的更加形象鲜明。

北宋范宽《溪山行旅图》局部图

山石使用雨点皴,山顶的树丛使用积墨法,画面层次丰富,墨色凝重,表现出秦陇见峰峦浑厚,壮丽浩莽的气势。

北宋范宽《溪山行旅图》局部图

宋画多穷款,怕写得没有那么精妙就损害了画面的意境,也削减了他们所描写的自然景物的真实性,所以很多时候喜欢在细密的草丛里落款。

此幅北宋范宽《溪山行旅图》就是这样,一开始人们寻找了很久也没发现作者是谁,结果1958年当时的台北故宫博物院的馆长李霖灿在机缘巧合下发现了范宽的题款,就藏在画面右下角的树林里。

北宋范宽《溪山行旅图》局部图,签名标注处

宋代画家很少题款,清沈颢在《画麈.落款》中就云:“元以前多不用款,款或隐之石隙,恐书不精,有伤画局。

”宋代绘画崇真尚实,注重格物致知,他们认为在画面上写满诗文,是对自然物象真实性的损伤,所以,“宋画多穷款,仅有简单的纪年和画家款识,并题之于观者不易发现的老树枯枝、杂草长满的石壁、层层繁密的树叶等十分隐蔽之处”。

根据台北“故宫博物院”资料显示,《溪山行旅图》在乾隆时期进入宫中,这幅藏于重华宫的清宫唯一件范宽画轴,只有如下简单记录:“宋范宽溪山行旅图一轴(下注次等,地一)。

素绢本,墨画,无款。

诗塘有董其昌书北宋范中立溪山行旅图十字。

”可知依当时的品第标准,这幅画仅是“次等”之作,而作者的归属则依董其昌在诗塘的观款所定。

北宋范宽《溪山行旅图》局部图

但是,自董其昌以来,一直到当代,人们从来没有放弃过对溪山行旅题款的寻找。

直到1958年,有一束光,照在了画面上一当时苦苦追索从未放弃的李霖灿,终于在长期努力之下,捕捉到了最重要的信息。

他终于发现了范宽的签名,就隐藏在画面右下角的繁茂树林之中。

多年以后,李霖灿在他的《中国美术史》一书中这样回忆:“米芾曾见到‘华源范宽’的题款,事无二致的,我于1958年也曾在《溪山行旅图》发现范宽二字签名。

就在这幅巨迹的右下角,一行行旅之后。

不仅董其昌氏没有看到,许多常看画的朋友也不知道,众多著录之中,在此之前也从没有记载过,所以我和朋友们戏言:世事何足道,能与范宽有此一段文墨因缘庶几不负平生!大家也都一笑置之,分明是书呆画迷迂阔之言也。

—END—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