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罗申科 那就是统一和融入欧洲

时间:2023-12-03作者:CuMiEqilll11分类:科学浏览:25评论:0

关于乌克兰第五任“当家人”、于2014至2019年间担任总统的彼得·波罗申科,不少人对他的认知更多地集中在“巧克力大亨”的身份。

实际上无论是经营糖果发迹、还是抓住乌克兰局面转折的机会上任总统,都证明了这是一个善于把握机会、应时而动的人。

在他的任期内,乌克兰彻底抛弃了此前“不结盟”的立场,大踏步向西方靠拢,征兵、提高军费开支等决策令国内经济局面背上重负,“东西两半”之间的裂痕也日渐明显。

波罗申科的青年时代

当波罗申科于2014年坐上乌克兰新任总统之位时,德国的《镜报》几乎是第一时间就把他的家庭情况、父母职业、婚姻状况等等个人资料挖了个底朝天。

1965年,波罗申科出生于敖德萨州博尔格勒市,这里位于乌克兰西南边境,距离摩尔多瓦国境线不远。

他的父亲阿列克谢既有“盗窃国家资产”的黑历史还因此蹲过监狱,也曾经获颁“乌克兰英雄”称号,可想而知是个经历相当传奇的人物。

有俄罗斯媒体认为阿列克谢有犹太血统,甚至挖出他原本的姓氏是“Valtsman”。

后来因为某些原因,父子俩都改从了母亲的姓氏。

也就是说,他们儿子的姓氏“波罗申科”实际上源自母亲一方。

不管这个传言有多少可信度,波罗申科本人对于“犹太人”这个身份至少并不十分热衷。

因为《犹太日报》曾经发文披露,波罗申科的发言人一度要求福布斯榜把他的名字从“世界上最有钱的犹太人”榜单中删掉。

波罗申科的成长年代经历了苏联时代的尾声,他的父亲则从农业工程师转型成为乌克兰一家公司的总经理。

虽然并没有累积下多少政治遗产可以传给儿子,但却足以保证相当优渥的物质条件。

用通俗的说法来描述,波罗申科也是个“富二代”。

正因为有家庭背景兜底,波罗申科在学校期间既不循规蹈矩,也谈不上刻苦学习,周围的熟人往往会带着调侃的口气叫他一声“浪荡子”。

这样的他当然不太可能成为品学兼优好学生,从学校毕业时,他可是拿着“C”的成绩单低空飞过的。

巧克力大王发迹史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年轻的波罗申科就没有什么优点傍身。

从他从政前的人生经历来看,他至少有两个十分显著的优势。

其一,个人魅力出众。

他的妻子玛丽娜比他大三岁,不但容貌优雅品学兼优,原生家庭的家境也优于波罗申科。

两人结识于学生公寓举办的一次迪斯科舞会上,玛丽娜曾说自己就是在那次舞会上一见钟情,着迷于对方“强健的体魄”与“出众的舞姿”。

后来两人不顾家庭不赞同坚持走到一起,共同生育了四个孩子。

即使婚后早期波罗申科的收入比不上妻子,玛丽娜也从不介意。

其二,商业头脑灵活。

为了早日达成“事业有成”的目标,他瞄准苏联后期的特殊环境,卖过当时禁售的好莱坞电影、办过规模不大的语言学校,即使屡战屡败却仍然屡败屡战。

最后,他终于在从可可豆到糖果这个赛道上找到了自己的节奏。

他逐步掌控了分布于乌克兰、俄罗斯、立陶宛和匈牙利等地的多家糖果生产厂,并将它们整合在一起,创立了糖果企业Roshen(如胜)。

这家公司奠定了他被人称为“巧克力大王”的名头,鼎盛时期更是直接冲进世界糖果行业的二十强,连俄罗斯的巧克力都有三成来自他家。

靠巧克力糖果发家之后,波罗申科的生意并不只限于糖果产业,他旗下还拥有汽车和船舶厂家,以及名叫“第五频道”的电视公司。

对于他在政坛上的种种作为,正是这个电视公司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波罗申科也很清楚这一点。

为了避免对选票产生不利影响,他一度表示:只要自己成功当选,会把手上所有公司都卖掉,但“第五频道”除外。

在他还尚未跻身总统竞选者的2012年,凭着手上做得风生水起的糖果生意,波罗申科就第一次挤进了全球亿万富豪榜。

此后,福布斯官网预估他的个人资产在16亿美元上下,曾经杀进2021年全球富豪榜的前2000名。

优点是不会贪污?

一般来说,家产豪富的亿万富翁如果去从政、竞选、拉选票,往往不太容易获得中下层选民的青睐和信任。

因为生活豪富容易令人联想到“不识人间疾苦”,难以跟弱势人群共情。

但是在乌克兰和波罗申科的例子上,效果偏偏恰恰相反。

有分析家认为,“亿万富翁”的身份对于波罗申科来说并不是扣分点,反而是加分项。

这是由于此前,乌克兰政坛的贪腐丑闻层出不穷,民众对那些满脸道貌岸然、实则唯利是图的政客早已因厌倦而失去兴趣。

既然波罗申科已经足够有钱,那么贪污获得的利益对他来说很可能就“没什么吸引力”。

这种思路,其实与“高薪养廉”的理念有一定的相似之处。

与潜在竞争者——乌克兰前总理、“天然气公主”季莫申科相比,波罗申科的优势在于没有太多政治黑点,而季莫申科当时甚至才被释放出来不久,可以说是丑闻缠身。

当然这也不是波罗申科高票当选的唯一原因。

他最为人所知的身份虽然是“巧克力大王”,但在尤先科执政时也当过外交部长,又在亚努科维奇执政时期担任贸易部长,并不算是个毫无经验的政治素人。

更重要的原因在于:他的立场、他的言论,甚至于他手中掌握的“巧克力工厂”,都证明了他是站在“亲欧远俄”这一派的,而这一政治表态恰好迎合了当时民众的主流期待和选择。

乌克兰独立之后,一度奉行过长时间的无核中立、不结盟政策,并对自己进行了裁撤军队、销毁核武等一连串操作。

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乌克兰于1994年加入了北约“和平伙伴关系”圈子,成为与北约搭上线的第一个独联体国家。

俄罗斯显然不可能乐见这样的局面,于是在此后多年之中,乌克兰国内关于靠拢欧洲抑或靠拢俄罗斯的力量拉锯,一直都是暗潮汹涌、始终没有停息下来。

2013年底,时任乌克兰总统的亚努科维奇正计划与欧盟签署协议、确定彼此的联系国关系。

俄罗斯闻风而动,对乌克兰施加贸易压力,而其中的一条就是禁止乌克兰巧克力进入俄罗斯市场。

这一条规定结结实实打到了波罗申科的如胜公司身上,令他的生意受到很大冲击。

他从亚努科维奇推迟协议签订、民众不满日渐高涨的气氛中看到了支持亲欧运动的机会,便不失时机地动用了自己手下的媒体“第五频道”,24小时播放报道发生在基辅的冲突事件。

最终乌克兰反对派夺权成功,亚努科维奇被解除总统职务、此后更是出逃俄罗斯。

基辅的动荡引发了克里米亚地区、乌东两州等一连串连锁反应,当时乌克兰的局面并不乐观,可以说是滑向了危机爆发的边缘。

波罗申科站在亚努科维奇对立面,先天就有利于刷到信任度,他也频频发言声称自己有意切实地解决与俄罗斯之间的争端。

波罗申科被寄予希望,指望他能够压制贪腐、多做实事,甚至能解决乌克兰被夹在俄欧之间的危机局面。

于是在2014年的总统选举中,亿万富翁候选人获得了遥遥领先的票数,上位就任也就毫无悬念了。

大踏步向西方靠拢

乌克兰政府将美欧代表的西方视为外交优先方向,波罗申科也多次重申赞同这一立场。

他曾经说过,自己之所以能在选举中胜出,本身就证明了乌克兰民众的态度。

就在他就任总统不久的9月中旬,乌克兰议会正式批准了与欧盟之间的联系国协定,这被视为“加盟入约”的一大步骤。

到了同年年底,议会通过投票表决,以绝对多数的得票决定放弃不结盟地位法案,并加快朝着加入北约的目标前进。

据报道,当日投票结果为303票赞同、9票反对,双方票数对比极为悬殊。

路透社称之为“压倒性优势”,与提案通过需要的最低票数相比,这个结果超出了77票。

乌克兰的意图十分明确,放弃中立地位是为了表明靠拢西方的决心,冀望“融入欧洲和欧洲-大西洋空间”,并寻求西方的军事保护。

对于这一系列举动,俄罗斯频频发出警告,声称将会加剧乌东部危机的紧张程度。

早在首轮总统选举的投票胜出后,波罗申科就曾经表示“当前最紧要是恢复乌克兰的和平”。

而对于俄罗斯,他声称俄罗斯是乌克兰实现真正安全绕不开的一大因素,并豪言要“三个月解决”俄乌之间的问题。

然而实际上,当时摆在他面前的克里米亚首先就是个棘手的大难题——俄罗斯不肯坐视脱离乌克兰的克里米亚又被拿回去,波罗申科也不可能承认克里米亚被从乌克兰分割出去。

而对于乌克兰国内持有不同文化背景、历史看法的东西部不同人群而言,这样的拉扯局面必然会加剧双方意识的割裂与冲突。

在当时和之后,不少评论者陆续表示,与俄关系是对波罗申科政治智慧的一大考验。

而众所周知,多年过去,乌克兰与俄罗斯的关系并未有所缓和好转,反而每况愈下到了点燃战火的地步。

在波罗申科的总统任期之内,2016年启动了乌欧自贸协定,2017年双方联系国协定正式生效;2018年乌克兰又宣布废除了与俄的友好合作伙伴关系条约;同年10月,乌克兰成功地把握时机,确保本国教会脱离了莫斯科大牧首的宗教管辖。

到了2019年2月更进一步,乌克兰议会通过决议对宪法进行修正,直接将“加盟入约”写入宪法。

由此可见,虽然近年来泽连斯基多次宣称乌克兰“通过自己的方式加入了北约”,但乌克兰一步步靠近欧洲的不少阶段性举措,实际上是在波罗申科任期内达成的。

经济难振

既然波罗申科对于乌克兰“加盟入约”做出了不少实绩,为什么评论界会有声音将他的任期称为“失去的五年”?

因为虽然乌克兰不断地靠近西方,但来自欧盟和北约的反馈却与之并不相称。

而选择这种政治立场的同时,乌克兰也并没有获得急需的发展机会。

早在乌克兰高票通过放弃“不结盟”策略的时候,北约发言人就声称“大门敞开”,如果乌克兰提出申请并且满足标准,就“可以成为北约成员”。

然而多年过后,西方给出的答复依然差不多是同样的口径。

美联社曾经就此评论,认为乌克兰的“入约”前景并不乐观,或许需要“数年”才能实现。

然而在这多年之中,乌克兰因抛弃“不结盟”而必然增加的征兵扩军、发展军备等开支,却必然会给原本就称不上好的经济局面增加更沉重的压力。

到波罗申科卸任的2019年,乌克兰用于国家安全和国防领域的预算已经飙升至2119亿格里夫纳,占到了整个GDP的5.38%。

与此同时,俄罗斯还紧锣密鼓地找乌克兰催还天然气债务。

当乌克兰秉持“不结盟”路线时,俄罗斯可以用优惠气价来拉住乌克兰,然而一旦乌克兰倒向西方,这笔债务必然就会变成俄罗斯的施压筹码。

处处急需用钱,波罗申科选择接受来自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改革”条件,以此换取首期170亿美元的贷款。

首期“改革”的条件包括财政紧缩、增税以及调高国内气价等等,不难看出,这些修改对于乌克兰普通人大都不是什么好消息,极大可能拉低波罗申科的支持度。

对于乌克兰国内积重难返、矛盾尖锐的寡头现象,波罗申科同样也未能进行有效的遏制和改变。

毕竟即使卖掉了公司,波罗申科本人也仍旧是寡头集团的其中一员,从经济的角度来说,他与曾经被他击败的“天然气公主”季莫申科实际上颇有相似之处。

当他就任一年多时,《欧亚发展研究》曾评论乌克兰形势“未见好转”,因为寡头政治、东部战争和经济衰退这三大问题并未得到解决,危机甚至还有继续深化的趋势。

此外,在他的任期后半,还曾经被指控在“顿巴斯购煤交易案”中犯有“资助恐怖主义”、“叛国罪”等罪名。

一旦这些指控成立,他将面临15年的监禁。

种种新闻不断爆出,无疑进一步拉低了波罗申科的公众形象。

被“喜剧演员”击倒

2019年4月,乌克兰举行新的一届总统选举,泽连斯基以超过70%的得票当选。

他所率领的人民公仆党也获得了议会中的过半席位,获得单独组阁权。

要说新任总统击败现任总统,这本身并不是一件多么出奇的事。

关键在于,不管泽连斯基的支持率冲到高位,还是“人民公仆党”的命名来由,都因为一部2015年开播的政治喜剧《人民公仆》。

在这部剧中,演员泽连斯基扮演一名爱好批评时政的历史老师,却万万没想到历史老师会因为这个爱好而在政坛爆红,最终走上了总统宝座。

有分析者认为,这样一段虚构的电视情节居然能为现实中的演员带来大量选票,恰恰反映了人们对现任总统的巨大失望情绪。

人们把这种情绪投射到投票行为之中,造就了“喜剧演员被选为总统”的现实结局。

作为另一个旁证,在该届总统选举中,波罗申科获得的支持率刚刚超过25%,与泽连斯基相差甚远。

面对这样的结局,波罗申科爽快地承认落败,还向对手表达祝贺,不过与此同时,他也强调自己“不会就此退出政治舞台”。

说到做到,波罗申科从总统位子上卸任不久,便加入了乌克兰国会,专注于“欧洲一体化问题委员会”的工作。

即使卸了任,他也没有忘记自己的“第五频道”。

他曾经不止一次在该电视渠道中施加影响、发布言论,对泽连斯基政府处理顿巴斯地区问题的“施泰因迈尔模式”等具体问题进行尖锐批评。

俄乌战事爆发以来,他还曾多次公开宣布向乌克兰武装捐赠无人机、车辆等物品,并把移交物品的照片视频发送到网上,以此保持了相当高的关注热度。

不过关于波罗申科的故事,并没有拉下帷幕。

2021年12月的时候,波罗申科被指控涉嫌犯有叛国罪,而在2022年的1月6日,波罗申科就得到了法院被没收全部财产的判决,在1月17日开庭之时,波罗申科还在口口声声表示“现任领导人分裂国家、破坏团结的行为非常不负责”。

可笑这个让乌克兰债台高筑,变得四分五裂的大富翁,竟然能说出如此正气凌然的话。

乌克兰当地时间的2022年的5月27日,根据《乌克兰真理报》的报道,波罗申科在当日试图越过边境线前往波澜,但被边境警卫拦下,次日又出现在利沃夫西部的拉瓦-鲁斯卡过境点,试图离开乌克兰前往波兰。

而他此行的目的,是为了参加5月29日在立陶宛举办的北约会议。

结语

作为乌克兰的一任总统,波罗申科个人际遇的升沉曲折固然值得关注,然而若放在宏观的角度来看,他的政治之路也许也不过是乌克兰数十年寡头政治中的一个章节。

政府被寡头“绑架”的局面得不到改变,那么这个国家经济迟滞、内部裂痕加深的趋势就很难得到根本扭转,这才是更值得注意的焦点。

参考资料:

《波罗申科“先攘外再安内”竞选策略背后有深意》;中国网;2019年02月12日

《乌克兰国家概况》;外交部官网;2022年9月

《乌克兰大选:波罗申科的总统之路及其面临的挑战》;人民网-国际频道;2014年05月28日

《乌克兰“第一家庭”揭秘》;青年参考;2014年06月04日

-END-

作者:如愿

编辑:林妍

猜你喜欢